瀏覽類別

館所最新活動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遺址公園:2020/12/22-2021/4/25【館藏解壓縮:典藏.採集.轉譯及多元應用】

【館藏解壓縮:典藏.採集.轉譯及多元應用】 ❉ 展覽內容: 史前館自2018年起辦理文化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迄今將屆滿三年,期間執行之成果豐碩,在考古學、民族學、友善平權、博物館推廣、公眾教育、完備資通訊建置、數位典藏及資料轉譯等不同面向皆累積相當程度發展及收穫。…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2/5-3/21【松繪湘纏─水彩與客家纏花之對話】

【松繪湘纏─水彩與客家纏花之對話】 ❉ 展覽內容: 水彩兼具感性的水墨與理性的西方油彩特性,適合小品創作,亦適合大幅巨作;水彩的特性是運用水與膠彩的調和,加上層層渲染及彩度深淺的光影呈現於畫作上,作品展現較為清新。 纏花是流傳臺灣民間的傳統手工藝,結合剪紙、纏繞與刺繡的技術。纏花工藝隨時代進步,手作纏花逐漸被塑膠花所取代,這樣的傳統工藝也隨之逐漸凋零。這些年經由多位纏花藝師推廣,才能習得此項傳統工藝,促成展覽。…

國立臺灣博物館:2021/2/6【「小匠師•大職人」手作體驗活動】

【「小匠師•大職人」手作體驗活動】 ❉ 活動內容: 「看似簡單的翻模製作,在細節上仍需層層的耐心修飾,才得以完美。」鐵道部園區的古蹟修復,最精彩的就是廳舍裡的立體灰泥飾,這些飾件以石膏製作,看得見玫瑰花、藤蔓、鳳梨等熱帶植物圖樣,是整棟建築氣派華麗的亮點,卻也是當初損壞最為嚴重的區域。本活動將邀請小朋友化身為小小匠師,以「石膏飾翻模」為主題,透過手作體驗,著重於灌模、脫模以及脫模後修飾等修復步驟,一起來回溯古蹟職人的工事。…

國立臺灣博物館:2021/1/31【聽說這裡有故事-繪本說故事】

【聽說這裡有故事-繪本說故事】 ❉ 活動內容: 臺博館與臺北市立圖書館攜手合作,邀請北市圖故事林老師來說故事,歡迎大、小朋友到博物館看展覽、聽故事,連結圖書館讀者與博物館觀眾,讓更多人能循著書香,走訪博物館。 ❉ 日期: 2021/1/31 ❉ 時間: 14:30~15:30 ❉ 地點: 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 / 3樓環形劇場 (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二二八和平公園內) ❉ 費用: 免費,需購票入館 ❉ 報名方式: 親子觀眾,每場次15組,線上報名10組,現場報名5組 ❉…

國立臺灣博物館:2021/2/6【福氣袋著走-紅包袋凸版印刷體驗】

【福氣袋著走-紅包袋凸版印刷體驗】 ❉ 活動內容: 在除夕夜裡和家人團聚,除了吃年夜飯,最讓人期待的就是領紅包、壓歲錢!而紅包上所提的賀詞,取代了舊時「壓制邪祟」的寓意,承載贈送者的新年祝福。 今年你想準備什麼樣的紅包袋表達創意和心意呢?臺博館新春將以「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蝴蝶與福蝶:藝術與科學的共鳴特展」展覽主角設計圖紋,與#印印time合作推出凸版印刷體驗活動,邀您親自推動傳統圓盤印刷機,雙手貫注將祝福珍重傳達! ❉ 日期: 2021/2/6 ❉ 時間:…

國立臺灣博物館:2021/1/31【牛印版畫過好年-絹印版畫DIY】

【牛印版畫過好年-絹印版畫DIY】 ❉ 活動內容: 農曆春節前夕除舊布新後,都會貼上春聯與斗方迎接新年的到來。臺博館自2010年開始,文化行春期間皆邀請國內專業版畫工作室「椿版畫」合作辦理絹印版畫DIY活動,讓民眾能親自體驗版印斗方(或年畫)的趣味性。除了推廣版畫藝術外,更結合臺博館每年的主題,由館方設計出述說館藏故事、獨一無二的限定版畫。因此,每年絹印版畫也成為民眾在過年前來臺博館參加的「傳統」,其創意、獨特性與收藏價值,成為臺博館文化行春的口碑性活動。…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2021/1/15-3/1【志工徵募】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志工徵募】 ❉ 內容: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預計於110年開館營運,期望擔負臺灣攝影作品典藏、保存及研究推廣之責任,促進攝影影像藝術展示推廣、加值及運用。希望以社會人力資源提升服務品質,協助本館推廣臺灣攝影藝術與文化。 凡年滿18歲,對攝影藝術與文化有興趣,具服務熱忱與團體合作精神,願依排定時間到館服務,服務期間至少可達一年以上,並遵守本館志工管理要點與各項服勤規定,且認同本館志工自治與精神者,歡迎加入志工服務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