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館所最新活動
臺灣公路博物館:2025/7/11-7/18【「Taiwan x Eiffel -被遺忘的臺灣艾菲爾鐵橋」文獻展】
首度公開台法工程同源老鐵橋的百年史料的30分鐘紀錄片、艾菲爾1881年親筆橋梁專利手稿、艾菲爾舊廠股票及本局手繪橋梁工程圖等跨國珍稀史料,完整呈現法台工程文化脈絡,誠邀各界一同見證跨越時空的工程文化奇緣。 展覽日期:114年7月11日(星期五)至7月18日(星期五),上午9時至下午4時(假日無休)。 展覽地點:公路局臺灣公路博物館(臺北市萬華區東園街65號)。 備註:展覽期間觀展者可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1小時。
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2025/7/5-2025/7/27【20週年館慶活動-滬尾時光蹟】
淡水古蹟博物館20週年館慶活動「滬尾時光蹟」,即將於7/5起熱鬧登場! 本次活動規劃「滬事集」、「滬你唱」、「滬尾築蹟」、「留聲蹟」、「滬尾之光」等精彩活動,邀請大家到國定古蹟滬尾礮臺體驗古蹟時光穿越之旅, 詳情請見活動官網。 活動日期:2025/7/5-2025/7/27 活動官網:https://www.tshs20.tw/index.php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5/07/18、19【觸聽記憶現場 非視覺感官導覽】(報名時間:即日起至07/10)
由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及國家人權博物館聯合策劃,讓《觸聽記憶現場》邀請您放慢腳步,在視障藝術家許家峰老師的帶領下,重新認識那些曾被噤聲的故事。 我們將以口述引導、可觸摸的物品、聲音與情境氛圍,帶領您「觸聽」這段威權時期的記憶片段。除了獨特的導覽體驗,我們也特別規劃了從業人員專場的「文化近用實務講座」,邀請許家峰老師與三明治工共同創辦人謝若琳,分享如何透過設計與實務經驗,提升博物館對障礙者的友善度與參與機會。 從業人員專場 7月18日(五)13:30…
國立歷史博物館:2025/7/31-2025/8/2,報名自即日起額滿為止【「時光旅行團-遇見奇蹟有好飾」1日暑期營隊】
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經典建築為基礎,結合人文歷史與藝術創作的趣味課程,邀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加入時光旅行團,透過觀察、探索、解謎、手作不僅能穿越時空探索博物館裡文物秘密,還能發揮創意展現記憶中的技藝。 學習標的 在這個營隊裡我們都是「時光旅行團」成員,跟隨領隊一起進入歷史大旅館穿越時空…… 認識建築角落生物 找尋畫作文字密碼 觀察文物造型特色 解鎖趣味尋人啟事 還能創作出專屬個人「精彩奇雞」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5/7/6-10/26【莫拉克風災紀念廳「尋找希望之光-博物館實境解謎之旅」】
活動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北館,6樓「希望‧未來—莫拉克風災紀念廳」 活動時間:114年7月6日至10月26日,逢週六、日及國定假日接受預約(如有變動,請依現場公告為主) 活動費用: 2人 NT$500,3人 NT$600,4人 NT$700,5人以上團體 - 優惠價NT$140/人 ❶ 一站玩到底的博物館體驗 ❷ 保證燒腦的 #實境解謎 ❸ 超震撼的沉浸式劇場 免費加碼 #超級神救援 創意筆記本DIY 再再加碼 #文創商品折價券…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2025/5/30-8/31【從江戶到近代-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
「江戶」一詞既是時間也是空間。從時間來說,江戶時代始於1603年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獲得勝利,正式建立江戶幕府,止於1868年明治維新推翻幕府。就空間而言,江戶是東京在明治維新之前的舊名。 「浮世」原來是佛教「憂世」(うきよ,Ukiyo)的用語,江戶時代,因市民對於享樂生活的追求,浮世成為享受當下、追求娛樂的關鍵詞彙。而這些稍縱即逝的美好時光,便成了浮世繪中經常描繪的主題,也成了當今追憶江戶美好生活的永恆紀念。…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2025/6/21-12/28【親近國寶──大理石雙鳥喙獸面管】
親近國寶──大理石雙鳥喙獸面管 展期:2025年6月21日至12月28日 展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一樓 《文化資產保存法》將古物依其珍貴稀有價值,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和「一般古物」三種等級。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的「國寶」計有22組50件,除2件善本圖書,其餘皆為考古出土的稀世珍品,相當難得。「親近國寶」系列展覽,每次精選一件國寶,以專櫃展出,深入介紹,讓大家都能近距離地觀賞國寶。歷史文物陳列館於6月21日(週六)推出第三件國寶「大理石雙鳥喙獸面管」。…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06/21-2025/09/21【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回顧冰島-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三十年的藝術生涯。本次展覽展出十七件作品,涵蓋裝置、繪畫、雕塑與攝影等創作,將埃利亞松的藝術實踐帶入亞太地區。…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25/6/6-7/6【無為—吳明儀陶藝之路】
身兼陶藝世家源遠流長的傳承,亦精進於陶藝創作的技藝,生於臺灣陶都鶯歌的吳明儀,是吳家來臺的第24代,他不僅獲獎無數,更於2010年獲選臺灣工藝之家。此次於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舉辦的「無為—吳明儀陶藝之路」為工藝之家系列展的第二檔,展名「無為」有不違反事物的本然之性,遵循事物的本然規律,順道而行之意。 …
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即日起至2025/7/15【114 年度藝術家駐館計畫申請】
讓創作成為文化延續的力量,讓視角開啟原民藝術的更多可能。 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長期致力於原住民族藝術創作的推廣與支持,現公開徵選「114 年度藝術家駐館計畫」駐館藝術家1名。誠摯邀請全臺具原住民族身分之藝術創作者踴躍申請,進駐本館展開為期五個月的創作計畫,透過藝術書寫延續族群記憶,拓展原民文化的當代表達與未來想像。 本計畫提供創作津貼、駐地空間、展覽支援與作品典藏機會,期待藝術家於創作中深化文化對話與社會關懷,並以創新形式呈現原住民族藝術的多樣性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