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25/5/13-2025/8/3【藝/異 聲體-蘆葦青年聲音肢體藝術共融計畫特展】

『我會用不同節奏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跳舞的時候很漂亮。』在心智障礙者的世界裡,表達從來不只限於語言的形式,肢體與聲音交織成為他們與外界連結 的重要橋樑。在《藝/異聲體-蘆葦青年聲音肢體藝術共融計畫》中,青年們與藝術家攜手探 索聲音與身體的變化,創造出嶄新的交流方式。每一個獨特的動作與聲響,都是心智障礙青年 展現自我、重塑世界對話方式的藝術語言。 2025 年蘆葦青年與舞者及藝術家共同協力創作,表達屬於青年最純粹的聲音,並展現身體美…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6/30止【「第二屆校史與機構史研討會」摘要徵稿】

成大博物館辦理「第二屆校史與機構史研討會」,旨在探討各校編纂校史的行政執行、檔案徵集及保存管理、內容書寫,以及群眾的共同歷史記憶,訂於114年11月6至7日(週四、五)於本校辦理,期望豐富臺灣對於大學校史與機構史工作的思考面向與想像,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固定交流之平台。 本次延續113年「百花齊放的校史──第二屆成大博物館校史書寫工作坊」之主題公開徵稿,自即日起至114年6月30日(週一)止,並採線上投稿方式辦理。 徵稿議題及發表形式等須知,詳見附件摘要投稿說明。…

富邦美術館:2025/5/17、5/24【路易絲·布爾喬亞】特展跨界講座 -【生活美學家-盧怡安/杜祖業,給您從布爾喬亞出發的日常迴響】

飲食作家盧怡安丶《TatIer》總編輯杜祖業:飲食與設計雙重視角,解讀路易絲.布爾喬亞的情感世界。 跨界專題講座:《以路易絲.布爾喬亞為題的十道家庭料理》 路易絲.布爾喬亞以獨特的創作視角探討家庭關係與情感的多樣性與深度。這場講座中,盧怡安將分享十道菜肴背後的感情紋理,和家庭中看似平凡卻深刻的瞬間,以最日常的形式,展現藝術如何觸及生活的每個層面。 活動時間:2025年5月17日(六)14:00-16:00 活動地點:附屬商業棟-富邦A25園區(鄰近富邦美術館)…

【2025年 ICOM 518國際博物館日:優免館所與教育活動資訊】

【114年 518博物館日活動懶人包】(滾動式調整) https://www.canva.com/....../epjghH5FyUI1GF....../edit...... 你知道全臺灣有哪些博物館響應 #518國際博物館日 嗎? 今年有超過 50 間公私立博物館、地方文化館、特色展館 共襄盛舉! 不論你在城市、鄉鎮還是離島,都能走進博物館、發現驚喜~ 活動亮點搶先看 免費入館 / 優惠票價 體驗活動|工作坊|導覽|市集 這個五月,我們一起 #走進博物館 走進未來!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2025/5/18【文物館,缺你不可!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文物館,缺你不可!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2025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歷史文物陳列館配合當期展覽推出當日限定「專場導覽」、好禮相贈的「國寶上色計畫」和「缺一不可貪食蛇」以及全新企劃活動「畫中謎案」。藉由導覽賞析、互動體驗,邀你一同感受文物的豐富與永恆,共創文物館的活力與新意。博物館日,缺你不可! 活動時間:2025年5月18日(日) 活動地點:歷史文物陳列館(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2025/5/18【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典藏凝視與科技應用」藝文講座】

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 今年518主題為「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展望博物館的未來 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探討在快速變遷的時代,博物館作為文化身分的重要連結者,應如何在社會、科技和環境劇變的背景下發揮作用並作出貢獻,以促進更加永續且具包容性的社群。 本院活動主題:…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5/5/18【第22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講座/太空中心的光學遙測衛星-福衛八號】

衛星是繞行地球或其他天體運行的人工物體,它們被用來執行各種任務,包括觀測、通信、導航和科學研究。衛星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傳輸和處理信息,並將這些數據用於多種應用領域。由國科會連續補助第22 屆的週日閱讀科學大師講座,於 114年05月18日上午10時,邀請國家太空中心 劉小菁博士主講「太空中心的光學遙測衛星-福衛八號」,帶領我們探索台灣最新且最閃耀的一顆星,福衛八號!…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5/ 3/25-8/31【顏色相對論-葉永烜院士油畫特展 】

葉永烜院士是國際知名天文學家,研究專長為彗星物理、太陽系及行星起源、太陽系電漿物理等。他最為人稱道的成就之一,是提出探測土星系統的計劃,該計劃催生了後來的卡西尼-惠更斯號衛星。為了表彰他對此計畫的貢獻,NASA 授予他特殊公共服務榮譽勳章。 葉永烜院士是中央研究院院士,曾擔任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院長、副校長,現為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與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5/4/12-7/6【「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展覽及系列活動】

「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展覽於今(114)年4月12日開展,展期至114年7月6日止,「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展覽以聲音為核心,促使龐畢度中心的新媒體收藏與臺灣、中國及香港等地藝術家的作品進行對話。此展覽承襲113年「清醒夢境:聲音的旅程」展覽,作為計畫的第二階段,集結約30件作品,涵蓋實驗音樂、聲音裝置、影音創作等多種形式,探索聲音如何突破界限、形塑感知。展覽透過聲音的擴散性,引導觀眾在不同空間中移動,打破視覺為主的展覽框架。 …

國立歷史博物館:2025/6/7【走出封閉與禁忌・迎向自由與多元── 《藝術家》雜誌50周年歷史回顧講座】(報名日期:即日起至5月23日)

臺灣知名專業美術月刊《藝術家》創刊於1975年,今年即將邁入50周年。為回顧走過半世紀的《藝術家》,及其見證50年來臺灣美術發展的歷史與脈動,由廖仁義教授發起及企劃本次講座,國立歷史博物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與《藝術家》雜誌社共同辦理,鄭重邀請國內藝術界專家學者齊聚,依各場主題與談及經驗分享,一同回顧那段曾被封閉、壓抑的過去,也藉此前瞻一個更加自由而多元的未來。 【場次說明】 10:40-12:00 第一場:《藝術家》雜誌創辦初期的歷史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