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當代議題

【博物之島新訊】在藝術中反思災難,在動盪中尋找可能:當代館「安全室」特展

張程鈞作品《Nice to see you feat.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邀請Podcast「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主持人李毅誠、張家倫,化身為消防水管的進水口及出水口,想像兩者在長期高壓的工作崗位退休後的閒聊對話。(詹話字 攝影) 詹話字(台北當代藝術館副館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 在當前全球政治局勢如此敏感的時刻,「災難」作為人類共同經驗的一部分,其意義不應止於創傷與毀滅的記述,也包含了反思生命價值、連結情感與激發行動的可能。…

【博物之島新訊】歧視仍未終結?游擊隊女孩40週年特展

游擊隊女孩於紐約Hannah Traore Gallery舉辦「歧視之國:游擊隊女孩談偏見、金錢與藝術(Discrimi-NATION: Guerrilla Girls on Bias, Money, and Art)」,期待與新世代產生更多互動。(©Hannah Traore Gallery) 作者:郭冠廷(高雄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知名女權主義藝術團體游擊隊女孩(Guerrilla Girls),正於紐約下東區Hannah Traore…

【博物之島新訊】典藏庫裡的YES or NO!?愛爾蘭國家博物館「終止妊娠」公投蒐藏行動

Savita Halappanavar是因愛爾蘭嚴苛的法律禁令而死亡的婦女,修憲公投通過後,民眾前往她的照片前獻花致意。(©Zcbeaton, CC BY-SA 4.0) 作者:林亭吟(輔仁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近二十年「快速回應蒐藏」在博物館界興起,諸如社會運動、氣候危機、疫情等時事議題的相關物件,都能藉此進入博物館空間,也是當代博物館積極回應社會的一種方法。…

【博物之島新訊】什麼是完美的時刻?國立台灣美術館特展「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

國立台灣美術館「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特展,展期至2022年11月27日。(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作者:陳又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對人們而言,什麼是完美的時刻?現代社群媒體發達,如Instagram、抖音等影像為主的平台更是蔚為風潮,網美們盡力想要拍出一張張最好看的照片,以持續獲取粉絲的眼光。然而在光鮮亮麗的照片與生動短片下,這些「完美時刻」是否真正反映出人們的生活實況? 曾被荷蘭國家博物館館長Ta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