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出版品
博物館簡訊第110期:從展示到對話:博物館在教育推廣中扮演的角色
《博物館簡訊》第110期要目|從展示到對話:博物館在教育推廣中扮演的角色 客座主編序: 從展示到對話:博物館在教育推廣中扮演的角色 洪世芳 人權路徑:行動博物館與兒童工作坊的實踐 王莛、張惟中、黃龍興 真實故事最動人:《天曉之前—思念文物典藏展》的共感敘事 鄧宗德、簡尚柔 從陰影到光明:一位白恐見證者的人權教育實踐 陳欽生、施佳如/整理 遺址不危險:在負面歷史現場穿越思考人權、戰爭與和平 黃舒楣 文化重構:社會博物館學視角下的葡萄牙攝影中心與嘉義舊監獄 黃星達…
Living Collections, Living Communities: Contemporary Practices of Care in Collecting COMCOL 2023…
出版發行:Taiwan Museum Association, ROC、ICOM COMCOL 內容介紹:本書為COMCOL 2023臺灣年會論文選集,主題分為「活力典藏‧動能社群」、「原住民族的典藏管理」、「開放庫房、近用與數位應用」、「典藏的倫理與關懷」、「敘事的主權與新敘事」等,共收錄22篇論文,透過典藏案例分享回應當代社會需求及時代議題,促進博物館從典藏再出發,攜手開創更具參與性且具有深遠社會影響力的典藏實踐。
博物館簡訊第109期:模糊性、想像與創造
《博物館簡訊》第109期要目|模糊性、想像與創造 客座主編序: 我們在模糊的邊界中長出想像與創意編輯部序 林怡萱 探索生成藝術:科技藝術的新篇章 王新仁 由內而外的策展:策展作為博物館使命與辯證合作下的認同發展行動 郭揚義 如何擴延「真實」?北師美術館在XR熱潮中的一些思考和實踐 王若璇 跨域合作實踐:企業、博物館與社會創新組織的集眾影響力 李倢宇 混合實境技術在博物館中的探索與應用 周哲宇…
THE POWER OF MUSEUMS: 2022 ICOM PRAGUE SELECTED PAPERS FROM TAIWAN/國際博物館協會2022布拉格大會學術論文集
出版發行: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內容介紹:本論文集為收錄我國博物館專家學者與研究人員在2022年ICOM布拉格年會所發表之學術論文,期能為臺灣專業發展里程碑留下紀錄。
博物館簡訊第108期:博物館與科技共舞:介入、共生、反身性
《博物館簡訊》第108期要目|博物館與科技共舞:介入、共生、反身性 總編輯序 主體?載體?視聽多媒體!聚焦博物館與科技的介入、共生、反身性 黃星達 主題專文 博物館教育導入數位遊戲式學習應用:以國立歷史博物館「我與酷獸的大冒險」AR數位學習體驗為例 華家緯 AI時代下-博物館人機協作的契機與角力 陳奕廷 DI Smart Museum 盧保婷 虛實的界線:「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的科技應用思維及挑戰 吳佳霓 博物館造景展示的多重時空:虛擬實境 郭昭翎…
為氣候而站:博物館動起來!
作者:亨利 ‧ 麥基 Henry McGhie 發行: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出版日期:2024年3月初版 書籍介紹: 本書旨在幫助博物館專業人員和與博物館相關產業了解氣候行動的核心概念,並提供明確的行動架構,包含博物館對內、對外有關氣候減緩(mitigation)與調適(adaptation)方面的具體行動目標。亦彙整氣候變遷政策、永續發展與「永續發展目標」及博物館在規劃活動時能夠採納的多種方案等相關資訊,為博物館落實氣候行動提供執行方針。
博物館簡訊第107期:與社群共作的博物館教育
《博物館簡訊》第107期要目|與社群共作的博物館教育 客座主編序 林玟伶 專論 人與物的共振:博物館教育的再思與再探 黃星達 創意共學、協作共創 - 博物館教育學習的當代實踐 Co-learning & Co-creation in Museum Practices 辛治寧 Here I M:一個回應失智友善的宣告性認同實踐案例 吳麗娟 美術館/博物館共同學習的再思考 黃香凝 國際博物館協會教育與文化行動委員會2023新加坡年會報導 林潔琪 國際年會紀實…
博物館簡訊第106期:典藏管理論壇-管理制度與程序
《博物館簡訊》第106期要目|典藏管理論壇-管理制度與程序 客座主編序 林仲一 專論 保存科學檢測一定要?!以木質彩繪藏品為例 張銘宏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品借出二三事 黃瀞慧 數位有專攻 流程有先後-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為例 杜偉誌、呂錦瀚 巴西國家博物館火災的啟發-從博物館庫房夜間消防演練做起 黃茂榮 淺談地方文物館之藏品保存策略 陳廷語 典藏審議其實不難 陳淑菁、鄭婷芳 博物生活 信仰在「人」間¬¬–宮廟與生態博物館 湛文甫 凝結四季之美-在博物館賞花與看畫 謝鎮鴻…
博物館簡訊第105期:掌握一個館的發展先機:原民文物今日態勢
《博物館簡訊》第105期要目|掌握一個館的發展先機:原民文物今日態勢 客座主編序 李莎莉 專論 《原住民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與部落文創的對話 王昱心 不能被忽略的展覽元素:以凱達格蘭文化館觀眾研究歷程爲例 浦念瑜 苗栗泰雅文物館與部落產業之發展 賴怡溱 原文館建構在地知識深化民眾參與之實踐 巴秀芬 原文館藏品如何取得文資身分:以獅子鄉文物陳列館「鎮館之寶」為例 何鳳美 藝起逛逛展 《Kialreba重返霧臺:臺博與當代霧臺魯凱的對話》特展 李子寧…
博物館簡訊第104期:區域博物館(Regional Museums)
《博物館簡訊》第104期要目|區域博物館(Regional Museums) 客座主編序 區域博物館的在地經營 黃世輝 專論 中歐捷克布拉格區域博物館介 賴維鈞 西螺老街文化館的存在價值 何美慧 猴硐煤礦生態博物館之倡議與展望 劉鎮輝 廟宇做為社區文化基地:「行動的、參與的澎湖學」計畫之構想與實踐 黃貞燕 區域文化與地方文化館發展的幾種可能性—以臺中市為例 楊玉如 博物館日暸望臺 追尋與實踐:聚焦國際博物館日的思考軌跡 黃星達 從518博物館日活動內容觀察博物館文化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