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館所最新活動

國立歷史博物館、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9/08/06-2019/09/22【窯火相傳—臺灣陶藝雙年展源流特展】

【窯火相傳—臺灣陶藝雙年展源流特展】 ❉ 內容: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與「義大利法恩札國際陶藝雙年展」、「日本美濃國際陶藝三年展」及「韓國京畿道國際陶瓷雙年展」,並列為全球四大陶藝國際競賽之一,歷次均吸引眾多海內外陶藝好手參賽。目前由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以下稱陶博館)承辦的「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其前身即源自1986年國立歷史博物館 (以下稱史博館)…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9/08/09-2019/8/18【曼陀羅風華展】

【曼陀羅風華展】 ❉ 展覽內容: 本次展出作品將跳脫一般對曼陀羅拘限於平面彩繪的印象,以立體或各種不同素材創作,來呈現更多元風貌。 ❉ 展覽日期: 108年8月9日至108年8月18日 ❉ 展覽地點: 中正紀念堂 4展廳 ❉ 展覽網址: https://www.cksmh.gov.tw/exhibition_105_2386.html ❉ 洽詢資訊: (02)2343-1100# 1064 戴小姐 …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9/08/09-2019/08/20【璀璨華麗.金鑽玉瓷聯展】

【璀璨華麗.金鑽玉瓷聯展】 ❉ 展覽內容: 陳寶雲、陳泰山、郭淑娟三位瓷繪同好藝術家,各自利用不同創作思維,以瓷土與寶石等做為媒材,呈現新瓷新工藝,展現傳統與時尚之美藝,藉著彼此藝術專長相互交流。 ❉ 展覽日期: 108年8月9日至108年8月20日 ❉ 展覽地點: 中正紀念堂 三樓藝廊 ❉ 展覽網址: https://www.cksmh.gov.tw/exhibition_105_2385.html ❉ 洽詢資訊: (02)2343-1100#…

臺南市美術館:2019/08/17【南美講堂-柏川講座「藝術介入失智症照護的臺南經驗」】

【南美講堂-柏川講座「藝術介入失智症照護的臺南經驗」】 ❉ 內容: 對於失智症患者進行藝術治療以延緩記憶退化的方針,是國內外醫療、照護或藝文機構實行多年的跨域結合方法。臺南市美術館作為社會資源的提供者,亦逐步思考如何以自身所具備的資源,實現高齡社會中的公共責任。…

人文遠雄博物館:2019/08/10【專題講座 空間中的空間─穿越多重宇宙而來的肉身——跨域對談:謝春德(攝影藝術家) X簡學義(竹間聯合建築事務所主持人)】

【空間中的空間─穿越多重宇宙而來的肉身——跨域對談:謝春德(攝影藝術家) X簡學義(竹間聯合建築事務所主持人)】 官網免費報名,限額40名 報名網址:https://fgmuseum.org.tw/web/action_info.aspx?id=2232 ❉ 活動內容: 我們在空間中遊步,無察於光在時間中的旅行,物質構成了空間而光卻屬於時間。 ——簡學義…

臺北市立美術館:2019/06/01-2019/11/30 【《現代美術學報》第39期徵稿】

【《現代美術學報》第39期徵稿】 專題徵稿:台灣六○年代前衛藝術的檔案性與文本性 從台灣藝術史的發展脈絡來說,六〇年代是國民政府來台,現代主義與前衛藝術匯流的年代。不管是在媒材的使用、造型的實驗,特別是東方與西方不同思維方式的碰撞,如何轉化成藝術表現的手法,都是六〇年代特別精彩的面向。 在這些作品的創作過程中,藝術家與當時思潮的關係是什麼?創作與當時的社會與政治變化的關係又是如何?這些思想與社會的關係是在什麼樣的視覺與物質文化衝擊下,產生台灣戰後第一波前衛性?…

臺北市立美術館:2019/07/20/-2019/10/27【她的抽象】

【她的抽象】 ❉ 展覽簡介: 北美館本次邀請客座策展人文貞姬、王品驊共同策展,採取了臺灣與東亞的連結作為多元重建臺灣美術史的研究課題。「她的抽象」從東亞的文化、社會脈絡梳理戰後抽象繪畫在臺灣、日本、韓國三地發展的同與異。臺日韓三地在東亞文化脈絡之中經歷冷戰及全球化浪潮的發展與蛻變,獨特的文化養分孕育精彩的藝術發展成果。…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2019/08/11-2019/09/08【佛光大學學生作品展─非想非非想】

【佛光大學學生作品展─非想非非想】 ❉ 展覽內容: 佛光大學創意與科技學院今年首度在佛陀紀念館藝廊展出學生作品共75件,也是佛大師生首次在南部進行的大型作品展覽。其中,產品與媒體設計學系展出三個年級學生的學習成果,傳播學系則將對宜蘭的長期紀錄以影像展出。 本次展覽係因佛館認為佛大學生創作上有專業表現,也想讓學生的作品有更多展出機會,因此在暑假期間撥出佛館部分展覽空檔,讓學生的作品得以首度在佛館展出。…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2019/08/18-2019/11/24【龍門佛光-河南佛教藝術展】

【龍門佛光-河南佛教藝術展】 ❉ 展覽內容: 佛教起源於古代印度。於西元一世紀向東沿著絲綢之路傳到中原。東漢明帝永平七年(64年),曾派專人到西域求取佛經,並在洛陽建立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洛陽成為當時的佛經翻譯中心。經過佛教經典的翻譯完善,統治階級的大力弘揚,這一外來宗教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紮根發芽,並且日益欣欣向榮,最終匯入了中化文明的歷史長河,成為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阿嬤家 和平與女性人權館:2019/08/17【「鏡頭的探尋與見證─談台灣『慰安婦』的攝影經驗」講座】

【「鏡頭的探尋與見證─談台灣『慰安婦』的攝影經驗」講座】 ❉ 活動內容 在戰爭結束多年以後,「阿嬤」們的身影逐漸現身於90年代的台灣社會,作為一個職業的攝影師,要如何捕捉深埋於她們心中近五十年的傷痕,呈現那些好似回歸日常的「慰安婦」;本場講座將邀請曾長期協助婦女救援基金會的攝影工作者─黃子明、沈君帆,分享他們在鏡頭裡所看見的阿嬤,以及「攝影」在這段台灣「慰安婦」人權運動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 活動時間 108年8月17日(星期六)下午14:00至16:30 ❉ 活動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