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館所最新活動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2020/08/14 【博物館與科技共同Call for Action講座】
【博物館與科技共同Call for Action】 講座內容: 2020年突如其來的covid-19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疫情除了考驗博物館對全球尺度的時事做出即時反應的能力外,也考驗博物館如何運用科技實踐博物館社會參與,迎向後疫情時代,持續推動博物館終身學習及教育的功能,做出可以真正改變社會的行動。 本次「啟發!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系列講座」將邀請兩位專家進行博物館與科技跨界討論,第一位講者第一網站蔣居裕副總經理為AI for Social Good…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傳藝園區:2020/08/11【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講座】
【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講座 】 ❉ 活動內容: 「環境教育」是一種促進人們重新檢視自身與環境間關係的教育歷程,環境的面向除自然生態環境,亦關注人文及產業等不同面向。本次特別邀請長期投入環境教育之宜蘭大學環境教育中心講師汪俊良老師,辦理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講座,帶領學習者認識環境教育課程基本概念,以案例探討設計課程的方案與策略,以期達到課程設計的效益,提供藝文場館美感課程教案、工作坊內容規畫等不同面向參考。 ❉ 活動日期: 2020/8/11(二) ❉ 活動時間:…
人文遠雄展覽館:2020/07/31-2020/09/13【《女系對話》平仙妮、呂秀貞聯展】
【《女系對話》平仙妮、呂秀貞聯展 】 ❉ 展覽內容: 對話即思維的交換。一般透過言語與他者產生連結,而繪畫為另一種形式的對話,其直觀超越語言,直接將藝術家的既有的記憶思想及理念投射於畫面。…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2020/07/30-08/09【信楽吹來的風展 臺灣X日本交流展】
【 信楽吹來的風展 臺灣X日本交流展】 ❉ 展覽內容: 本展由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與日本社會福祉法人信楽會共同主辦,每次展出都會邀請新的創作者與作品參展,落實心智障礙者文化平權及國際交流的機會,邀請臺灣、日本共48位創作者,展出96件作品,是國內少見的心智障礙創作者的國際藝術交流展,歡迎熱愛公益與藝術的朋友共襄盛舉。 ❉ 展覽日期: 2020/07/30-08/09 ❉ 開放時間: 9:00 AM-6:00 PM(週一不休館) ❉ 展覽地點: 中正紀念堂4展廳…
國立歷史博物館:2020/07/10-2021/01/03 文化部藝廊【彩墨寶島-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特展】
【彩墨寶島-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特展】 ❉ 展覽內容: 臺灣被譽為「福爾摩沙」,是美麗蒼翠的寶島,兼具山海勝景,屢屢成為藝術家彩筆描繪的對象。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中,便有許多以臺灣地景為主題的傑作,因此,本館特別規劃「彩墨寶島」之主題,透過25幅複製作品,輔以「寶島長春圖」造景意境,展現臺灣彩墨創作之藝術美感,就藝術家的視野,觀看臺灣地景的豐富樣貌。…
臺南市美術館:2020/10/24【微地誌─2020明末清初臺灣美術學術論壇】
【 微地誌─2020明末清初臺灣美術學術論壇 】 ❉ 活動內容:…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與佳平社區共作展示:2020/08/01-2020/09/30【召喚kaviyangan記‧藝─回佳】
【召喚kaviyangan記‧藝─回佳】 ❉ 展覽內容: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與佳平社區共作展示「召喚kaviyangan記‧藝─回佳」即將於8/1原住民族日開展,展期至9/30。…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0/07/18-2021/03/14【風箏@黃景楨的夢之翼 特展】
【風箏@黃景楨的夢之翼 特展】 ❉ 展覽內容: 在搭飛機旅行十分尋常的今天,對於飛翔人們幾乎已不再有憧憬,然而,許多人出自於對飛翔的衷心喜愛,依然努力地用自己的詮釋方式,繼續探索著飛翔;畢業於建築系的黃景楨先生,即持續用自己的方式探索飛翔。…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0/06/16-2020/09/13【名偵探柯南 科學搜查展】
【名偵探柯南 科學搜查展】 ❉ 展覽內容: 「名偵探柯南 科學搜查展」即日起至9月13日在高雄科工館展出,是台灣巡展最終站!每年都讓粉絲期待到不行的「名偵探柯南」劇場版雖然延期,但是今年暑假還有柯南展覽讓大家可以過過癮,不管你是柯南迷還是推理控,絕對不能錯過這麼難得和柯南一起找出真相的機會!…
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至2020/08/02【#有精神—失序人生試驗場:故宮藝術共融特展】
【 #有精神—失序人生試驗場:故宮藝術共融特展 】 ❉ 展覽內容: 故宮長年致力推動文化近用與平權政策,本次與新北市慈芳關懷中心、當代藝術家呂易倫、張惠笙、王永安、張紋瑄,以故宮典藏為核心,分別透過影像、聲音、行為表演、以及文本等裝置計畫進行跨界合作,共同策劃以「精神礙者去污名化」為議題的展覽,在具當代文化精神的空總C-LAB展開社會創新實驗。本展運用跨界協作共創為策展模式,讓所有參與者透過敘說、詮釋及展示,掌握自己被理解與看待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