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國內外資訊
2021/12/4 【網路書寫博物館—文化部博物之島寫作人才培育系列講座】第二場|光之書寫—鏡頭下的博物世界
網路書寫博物館—文化部博物之島寫作人才培育系列講座 第二場|光之書寫—鏡頭下的博物世界 時間:2021年12月4日(六)上午10:00-13:00 地點:Google Meet 視訊會議 人數:90名(講座對象:博物館從業者與相關系所學生、藝文工作者、一般民眾。若人數超出限制,錄取名單將由本會依上述順位排序篩選,並保留報名資格之最終審核權利。)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月29日(一) 錄取通知:12月1日(三)同步寄送錄取通知與會議連結…
【博物之島專文】山林的光照與陰翳:藝術如何轉譯森林史?
嘉義市立美術館《由林成森》展覽主視覺與入口(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作者/攝影:葉家妤(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博物之島新訊】接待之情迎接新銳策展人—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以徵件展創造多方交流
接待之情迎接新銳策展人—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以徵件展創造多方交流(田偲妤 攝影) 作者:田偲妤(文化部博物之島專欄執行編輯)…
【博物之島新訊】跨時空回顧LGBTQ歷史!美國同志博物館以多元文獻為同志發聲
跨時空回顧LGBTQ歷史!美國同志博物館以多元文獻為同志發聲(Courtesy: Stonewall National Museum & Archives)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本文圖像由斯通沃爾國家博物館暨檔案館(Stonewall National Museum & Archives)授權使用 若提及對同志(LGBTQ)社群歷史的典藏和研究,美國斯通沃爾國家博物館暨檔案館(Stonewall National…
【博物之島新訊】原來博物館廁所標誌這麼有趣!從世界廁所日反思友善平權
留意過博物館廁所標誌嗎?從世界廁所日反思友善平權(Photo by Ian Naranjo on Unsplash)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大家知道11月19日是「世界廁所日(World Toilet Day)」嗎?這是聯合國正式制定的節日,希望能呼籲民眾關注全球衛生設施的普及。博物館的廁所是觀眾服務的重要一環,廁所標誌影響觀眾對博物館的觀感,也是整體識別設計需留意的部分。一般來說,標誌設計會遵守「通用設計」(universal…
【博物之島專文】博物館如何捍衛文化權利?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2021線上年會報導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年會(Credit: FIHRM) 作者/攝影:謝佳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Everyone has the right freely to participate in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community, to enjoy the arts and to share in scientific advancement and its benefits. —— 《世界人權宣言》(The…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跨界NFT熱潮興起!開啟後疫情時代數位藝術資產大門
世界上首座NFT博物館,即將座落於紐約西57街111號Steinway大樓內。(來源:Dronalist空拍紐約Steinway大樓) 作者: 程元(文化內容策進院文化金融處專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黃曜駿(倫敦Entext經濟分析公司總體經濟研究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所碩士) 什麼是NFT?迎接數位藝術的黃金時代…
【博物之島新訊】線上展也能團結地方藝文能量!礦山藝術季發掘一山一家魅力
王文志作品〈方舟上的集會所〉,是本屆礦山藝術季唯一的實體作品,以竹子為主要建材,將荒地打造成社區休憩空間。(許正賢 攝影) 作者:許正賢(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博物之島專文】關於冷戰的殘存──藝術如何看見冷戰?
姚瑞中、鄭鴻展《中國寶塔(金夏沙恩色拉總統農工業園區)》一作,在「秘密南方」展覽中以微縮模型再現臺灣農耕團於剛果共和國所建之宮殿式建築。(臺北市立美術館 提供) 作者:蔡雅祺(國家人權博物館典藏研究暨檔案中心組員)…
【博物之島新訊】8項未來教育重點搶先看!國際兒童友善博物館聯盟年會迎向未來
8項未來教育重點搶先看!國際兒童友善博物館聯盟年會迎向未來(Photo by Robert Collins on Unsplash) 作者:王惇蕙(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附屬的非營利組織「國際兒童友善博物館聯盟」(Hands On!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ldren in Museums)將於2021年11月9日至12日舉辦線上年會。本年度主題為「動動手!至未來」(Hands On-into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