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 十二月 15, 2023 百年來規模最大•敦煌石窟再現 西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建立了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聯繫,促進了沿途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融合,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內涵,對後世影響至爲深遠。絲綢之路開通後,中西貿易往來十分活躍,絲綢古道上展現出一派商埠繁榮、人文薈萃的興旺景象。…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專文】最新典藏實務應用三大看點!2023「典藏・典常」典藏管理論壇紀實 十二月 14, 2023 2023「典藏・典常」典藏管理論壇活動海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提供) 作者:李淇加(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典藏・典常」典藏管理論壇自2021年起舉辦,今年為第三屆,以「軟硬體環境規劃與改善」為主題,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工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走進唐人街裡的博物館,溫哥華「華埠掌故館」訴說加拿大華裔移民的故事 十二月 14, 2023 掌故館陳列華人移民的文物,展覽統籌伍淑芬親自導覽館藏的故事。 作者:黃憶欣(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管理碩士、加拿大資深媒體工作者) …
最新消息 郵政博物館:龍昇福聚︱生肖郵票與文物特展 十二月 13, 2023 民國113年歲次甲辰,年肖屬龍。為迎接新年來臨,郵政博物館特舉辦「龍昇福聚︱生肖郵票與文物特展」,展出以「龍」為主題相關之郵票、封片及珍貴文物,歡迎蒞臨欣賞。 一、主辦單位:郵政博物館、中華文物郵學會 二、協辦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三、展覽期間:112年12月15日至113年4月7日 四、展覽地點:郵政博物館6樓特展室 五、展覽內容: *郵政博物館典藏之國內、外龍年生肖及與「龍」主題相關郵票、郵品。 *中華文物郵學會提供集郵家珍藏之與「龍」主題相關郵票及封片。…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前進部落策展!中研院攜手霧台魯凱族人重現「貿易之路」 十二月 12, 2023 策展團隊向族人募集並展出老照片,期許喚起眾人對過往生活的美好回憶。(田偲妤 攝影) 作者:田偲妤(自由作者) 邁入第五屆的原住民族共作展在屏東霧台鄉「谷川部落」登場!展覽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與霧台鄉各部落攜手策畫,霧台鄉文史工作者Peresange Sukinadrimi(貝若桑.甦給那笛米)、民族所林文玲研究員擔任策展人。展覽主題為「Kadadalranane…
最新消息 國立臺灣博物館:【北臺紀遊】康熙臺灣輿圖沉浸式動畫影片播映 十二月 12, 2023 國立臺灣博物館以國寶《康熙臺灣輿圖》為藍本,製作高質感3D動畫「北臺紀遊」開播,播映資訊依臺博館官網(https://www.ntm.gov.tw/)公告為主。…
最新消息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12月23日【翻轉與串連─臺灣貝珠專題座談】(註:報名截止日期為12月15日) 十二月 11, 2023 臺中纖維工藝博物館將於12月23日(六)辦理《翻轉與串連─臺灣貝珠專題座談》,邀請多位不同領域與貝珠相關之國內外專家、學者、工藝技術保存者,從人類學、民族學、考古學、部落等不同的角度,期望能將整理分析之貝珠資料,進行多面向研究的整合與討論,豐富對於貝珠文物的知識,且深化博物館館藏貝珠文物的價值,歡迎對於臺灣貝珠文化有興趣之相關背景者,一起為臺灣與南島貝珠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_ 時間:12月23日(六) 9:00-17:00 地點: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B1…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專文】走進畫家的房間:在芙烈達卡蘿博物館中看見璀璨的愛與疼痛 十二月 9, 2023 卡蘿的畫室。擺在畫架前的輪椅,可以讓人想像困擾藝術家一生的病痛。(黃淥 攝影) 作者:黃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張瀚尹(美國馬里蘭大學供應鏈管理學碩士) 墨西哥市科約阿坎(Coyoacán)地區,一棟兩層樓的湛藍色建築之中,墨西哥知名畫家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1907-1954)在此出生、生活,並在此離世。卡蘿過世後,她的丈夫迪亞哥•里維拉(Diego Rivera)將這棟「藍色之家」捐贈給墨西哥政府,1958年以芙烈達卡蘿博物館之名開幕。…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航越時間與空間的牙買加移民故事,帝國疾風號75週年紀念——V&A「兩個世界之間」特展 十二月 8, 2023 「兩個世界之間:凡利布爾克與法蘭西斯威廉斯(Between Two Worlds: Vanley Burke and Francis Williams)」展覽。(莊婷雅 攝影 ) 作者:莊婷雅(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觀眾服務組員、萊斯特大學藝術博物館與美術館學碩士)…
最新消息 有章藝術博物館:《Internet Surfing:網路衝浪手冊》 十二月 7, 2023 本展覽以《Internet Surfing:網路衝浪手冊》為題,具象化瀏覽網頁為衝浪運動,來探討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用網路的景象。 藉「手冊」的功能,使每一條注意事項成為實踐觀展的指引,同時也揭示展覽的整體架構。透過展出的作品重新練習「網路衝浪」,並探討當我們乘著網路浪潮時,可能遭遇的事件。 無論是將衝浪與海灘圖像裂解於作品中的林子傑、將迷因圖像與充滿集體記憶的Window桌面影像結合的Vasi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