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三, 六月 25, 2025
會員註冊/我是會員/English

CAM

  • 首頁
  • 本會簡介
    • 章程與細則
      • 本會理事暨監事選舉辦法
      • 本會專業委員會組織簡則
      • 學報編輯委員會組織簡則
    • 理監事名單
    • 歷年大事紀要
  • 最新消息
    • 館所最新活動
    • 學會最新活動
    • 新書介紹
  • 出版品
    • 博物館簡訊
      • 《博物館簡訊》徵稿啟事
    • 博物館與文化
    • 悠遊台灣博物館
    • 論文集
    • 專書
  • 主題專欄
    • 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專區
    • 博物館科技應用專文分享
    • 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
  • 會員服務
    • 會員種類暨入會辦法
    • 會員權利義務
    • 團體會員名錄暨會員優惠
    • 線上加入會員
  • 專業委員會
    • 【各專業委員會現任主委】
    • 博物館展覽委員會
    • 博物館教育委員會
    • 博物館視聽多媒體委員會
    • 藏品安全與維護委員會
    • 專業人才培訓委員會
    • 行銷與公關委員會
    • 博物館管理委員會
    • 兩岸博物館交流發展委員會
    • 友善平權委員會
    • 原住民族博物館專業委員會
    • 區域博物館委員會
    • 人權與博物館委員會
  • 專業資源
    • 推薦網站
    • 博物館名錄
    • 文化部文化典藏系統
  • 活動行事曆
  • 研討會資訊
  • 國內外資訊
    • 新訊
    • 專文
    • 徵文啟事
  • 首頁
  • 本會簡介
    • 章程與細則
      • 本會理事暨監事選舉辦法
      • 本會專業委員會組織簡則
      • 學報編輯委員會組織簡則
    • 理監事名單
    • 歷年大事紀要
  • 最新消息
    • 館所最新活動
    • 學會最新活動
    • 新書介紹
  • 出版品
    • 博物館簡訊
      • 《博物館簡訊》徵稿啟事
    • 博物館與文化
    • 悠遊台灣博物館
    • 論文集
    • 專書
  • 主題專欄
    • 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專區
    • 博物館科技應用專文分享
    • 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
  • 會員服務
    • 會員種類暨入會辦法
    • 會員權利義務
    • 團體會員名錄暨會員優惠
    • 線上加入會員
  • 專業委員會
    • 【各專業委員會現任主委】
    • 博物館展覽委員會
    • 博物館教育委員會
    • 博物館視聽多媒體委員會
    • 藏品安全與維護委員會
    • 專業人才培訓委員會
    • 行銷與公關委員會
    • 博物館管理委員會
    • 兩岸博物館交流發展委員會
    • 友善平權委員會
    • 原住民族博物館專業委員會
    • 區域博物館委員會
    • 人權與博物館委員會
  • 專業資源
    • 推薦網站
    • 博物館名錄
    • 文化部文化典藏系統
  • 活動行事曆
  • 研討會資訊
  • 國內外資訊
    • 新訊
    • 專文
    • 徵文啟事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城市就是博物館,社區就是展間:Floating Museum如何打破機構圍籬?

On 一月 26, 2024
【博物之島新訊】城市就是博物館,社區就是展間:Floating Museum如何打破機構圍籬?

作品《河流集會》(River Assembly)停靠芝加哥河岸進行展覽。(Floating Museum  提供)

作者:謝宇婷(高雄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博物館、偉人塑像這類主題,通常給人嚴肅沉重的印象,但芝加哥藝術團體Floating Museum透過別具創意的公眾活動,將歷史議題帶到芝加哥的各個社區展開討論,使藝術成為民眾參與對話與思辨的媒介。


Floating Museum 作品介紹


Floating Museum由藝術家Faheem Majeed 與Jeremiah Hulsebos-Spofford於2007年發起,而後加入建築師Andrew Schachman與詩人Avery R Young。該團隊致力於「將芝加哥這座城市轉化成博物館」,使藝術與公共歷史的討論不止步於機構的圍牆之中,而是能發生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團體名稱源於Majeed跟Hulsebos-Spofford兩人的異想天開,若將具非裔血統並且被認為是最早的芝加哥開拓者-杜薩布爾(Jean Baptiste Pointe du Sable)的雕像複製品,從位於芝加哥南岸貧困社區的杜薩布爾博物館(DuSable Black History Museum and Education Center)〔註釋1〕移到北邊的富裕市區,會引發什麼樣的對話?。

航行於芝加哥河的作品《河流集會》(River Assembly),2017年。(Floating Museum 提供)

2017年夏天,團隊將作品《河流集會》(River Assembly)打造成一艘「博物館船」,並載著以杜薩布爾為原型的大型發泡棉雕像,沿著芝加哥河航行。整艘船體更以1830年代至1980年代在芝加哥河(Chicago River)運送貨物和原材料的工業筏為藍本,致敬當地以河運發展加工業的城市歷史。

團隊也邀請當地藝術家與學生參訪「博物館船」並展示創作作品的方式回應參觀的經驗與感受。隨著「博物館船」航行到不同河段,團隊也舉辦系列表演藝術與放映活動,讓芝加哥河畔成為公眾交流、同樂與對話的平台。

芝加哥捷運綠線《城市移動聚會》,2018-2019年。(Floating Museum 提供)

對於Floating Museum而言,「漂浮」是一種介入空間、產生對話的方式,並不只是物理上的「移動」,而是串連起各區域的網路與人群的橋樑。2019年,團隊則將游擊式公共藝術參與轉向芝加哥的捷運系統(Chicago Transit Authority,簡稱CTA)。藉由與CTA、芝加哥公園管理處合作,他們將CTA重新命名為「Cultural Transit Assembly」(移動的文化聚會),並與40位藝術家、12個組織合作,在捷運車廂上放置標語、詩以及來自不同族群的肖像作品,或是邀請樂手在車廂演唱。


【博物之島新訊】盡在不言中:一場無障礙當代藝術的展示實驗


團隊沿捷運路線放置作品,讓乘客在車廂行經高架橋路段時,遠遠便能看到大型裝置,對於城市地景產生嶄新感受。這系列活動也以聯通芝加哥最貧困的西南區域的捷運綠線為主,這項實踐不僅創造日常通勤中的驚喜,也藉此活化芝加哥較缺乏資源的社區。

作品「城市移動聚會」於車廂中的音樂表演,2018-2019年。(Floating Museum 提供)

另一方面,團隊也將可移動的充氣裝置安裝在各個公共空間,藉此嘗試觸發大眾進行討論,如作品《開拓者們》(Founders)邀請民眾思辨:相比於南達科他州總統雕像山(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上如今飽受蓄奴、種族滅絕等歷史爭議的四位開國元勳-喬治華盛頓、湯瑪斯傑佛遜、亞伯拉罕林肯、西奧多羅斯福,誰才是美國的開拓者?

作品「開拓者們」,2018年。(Floating Museum 提供)

團隊並與芝加哥當地兩位具有原住民族與多重族裔背景的藝術家Chris Pappan以及Monica Rickert-Bolter合作,分別以杜薩布爾、杜薩布爾原住民族妻子Kitihawa、芝加哥首位非裔市長Harold Washington以及一位象徵未來的男孩,打造一個四面人臉雕塑,呈現具多元族群的美國開拓史。


Floating Museum《開拓者們》


團隊認為,歷史上對於杜薩布爾這位被認為最早移居至芝加哥的開拓者所知甚少,更別提他的妻子,但若非他娶了原住民族的太太,他也不會有資格與當地原住民族交易土地。由於杜薩布爾與其妻子皆未留下肖像資料,作品僅能以當代原住民族人像為模板,因此,這個充氣紀念碑在概念與實質上皆充滿想像,也使得討論具有許多可能性。

 


【博物之島專文】水都記得: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自原民角度「回看」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該團隊也與當地許多博物館建立夥伴關係,近期也受邀擔任2023年芝加哥建築雙年展的策展團隊,串連芝加哥各個社群,以「這是一次彩排」(This is a Rehearsal)為主題,展演對於城市與建築的自我宣示。

對於他們而言,每一次活動或展出的重點是「引發對話」,如同共同創辦人Faheem Majeed所言Floating Museum的實踐並不是要對抗現有的機構,而是在既有框架之上建立新的對話可能。

註釋:

〔註釋1〕DuSable Black History Museum and Education Center,創立於1961年的私人博物館,也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私人非裔美國人博物館,歷經數次更名,前身是Ebony Museum of Negro History and Art,後更名以紀念Jean Baptiste Pointe du Sable對芝加哥的貢獻。

〔註釋2〕原文:“It is not about a countermodel, it is about an additional model that can help what’s already existing.”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訊來源:
  • Floating Museum網站 
  • Floating Museum Reel 
  • Idowu, Angel. “‘The Founders’ Art Project Connects Communities Along CTA Green Line.” WTTW News, 5 Sept. 2019.
  • Sierzputowski, Kate. “The Floating Museum literally becomes a floating museum.” Chicago Reader, 9 Aug, 2017.
  • Wang, Lucy. “A Museum Floats Down the Chicago River.” Hyperallergic, 10 Aug, 2017. 
  • 李孟瑄,〈暴力城市的誕生:芝加哥「超貧民窟化」的罪惡循環〉,轉角國際。2019年12月27日
延伸閱讀:
  • 【博物之島專文】水都記得: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自原民角度「回看」歷史 
  • 【博物之島新訊】盡在不言中:一場無障礙當代藝術的展示實驗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

Art CollectiveFloating MuseumParticipatory Artpublic artPublic Engagement漂浮博物館public history公共歷史公共藝術
Share

Prev Post

臺南市美術館:2/3【如何將生活體驗融入到藝術創作中-吳念真導演專題講座】

Next Post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2023/12/1起【祀與戎-古代兵器攻略】

熱門消息

最新消息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25/05/17-05/26【泡沫航線嶼—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114級畢業美展】

五月 27, 2025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5/6/7-6/8【2025 科技FUN手玩 ‧ 科技教育嘉年華】

六月 5, 2025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25/6/28-6/29【「當代.考古.科學」國際論壇】

六月 17, 2025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06/21-2025/09/21【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

六月 24, 2025

國立臺灣博物館:2025/7/23、7/24、7/25【跨時空知識的交匯:變遷社會中博物館的倫理重構與文化詮釋 雙軌國際論壇】

六月 19, 2025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陶博館館刊》常態性稿件長期徵稿】

五月 26, 2025

郵政博物館高雄館:2025/7/25-2025/11/2 【蛇來蛇趣生肖郵票集錦】

五月 28, 2025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博物館教育委員會:2025/7/16【夏日沙龍:從 ICOM 組織改革談博物館未來性】

六月 19, 2025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5/6/7-10/12【「teamLab共創!未來園」登陸高雄】

六月 11, 2025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25/6/6-7/6【無為—吳明儀陶藝之路】

六月 24, 2025
  • 首頁
  • 本會簡介
    • 章程與細則
      • 本會理事暨監事選舉辦法
      • 本會專業委員會組織簡則
      • 學報編輯委員會組織簡則
    • 理監事名單
    • 歷年大事紀要
  • 最新消息
    • 館所最新活動
    • 學會最新活動
    • 新書介紹
  • 出版品
    • 博物館簡訊
      • 《博物館簡訊》徵稿啟事
    • 博物館與文化
    • 悠遊台灣博物館
    • 論文集
    • 專書
  • 主題專欄
    • 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專區
    • 博物館科技應用專文分享
    • 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
  • 會員服務
    • 會員種類暨入會辦法
    • 會員權利義務
    • 團體會員名錄暨會員優惠
    • 線上加入會員
  • 專業委員會
    • 【各專業委員會現任主委】
    • 博物館展覽委員會
    • 博物館教育委員會
    • 博物館視聽多媒體委員會
    • 藏品安全與維護委員會
    • 專業人才培訓委員會
    • 行銷與公關委員會
    • 博物館管理委員會
    • 兩岸博物館交流發展委員會
    • 友善平權委員會
    • 原住民族博物館專業委員會
    • 區域博物館委員會
    • 人權與博物館委員會
  • 專業資源
    • 推薦網站
    • 博物館名錄
    • 文化部文化典藏系統
  • 活動行事曆
  • 研討會資訊
  • 國內外資訊
    • 新訊
    • 專文
    • 徵文啟事
© 2025 -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版權所有.
100055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20號9樓 電話:02-2361-0270 #705、706、707 Email:service@tmaroc.org.tw
Design by Pro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