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自然災害

【博物之島新訊】在藝術中反思災難,在動盪中尋找可能:當代館「安全室」特展

張程鈞作品《Nice to see you feat.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邀請Podcast「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主持人李毅誠、張家倫,化身為消防水管的進水口及出水口,想像兩者在長期高壓的工作崗位退休後的閒聊對話。(詹話字 攝影) 詹話字(台北當代藝術館副館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 在當前全球政治局勢如此敏感的時刻,「災難」作為人類共同經驗的一部分,其意義不應止於創傷與毀滅的記述,也包含了反思生命價值、連結情感與激發行動的可能。…

【博物之島新訊】311復興的原動力—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展現支持復興的地方文化

特展第一章「支持復興:地方文化的可能性」,介紹串連人與人互動關係的藝能活動。(呂怡屏 攝影) 作者:呂怡屏(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外來研究員)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災區重建和文化活動中經常聽到關鍵詞「人與人的連結」。歷經十年歲月,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簡稱民博)以地方文化復振為切入點,帶領觀眾理解災後復興過程中人與人的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