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最新消息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5/9/1-2025/10/30【大人科學-「健康久久~中醫養生小學堂」帶狀課程】

2025研習活動 9月~10月 (每週二 09:30-11:30) 將開辦 8 堂帶狀課程 (上課+實作),前4堂以中醫基礎作為開頭,後4堂針對樂齡族群及節令保健及平日常見症狀為主,由馬光醫療網中醫師群為大家建立健康知識及解惑。 地點:科工館 北館 B1 趣自造教室 (科技大道下方) 對象:社會大眾 費用:8堂課 2,000元 ------------------------------------- 09/09 認識中醫 09/16…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5/8/2-2027/12/31【「職探任意門」特展】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攜手合作多年,持續推動技職教育展示與體驗。於科工館舉辦「技職永續破風者誓師」活動,集結技專校院師生、技職推廣者及產業代表共同宣示推動技職教育的使命與願景,現場氣氛熱烈,為後續技職推廣活動揭開序幕。在誓師活動後,備受矚目的全新展示廳「職探任意門」正式揭幕。該展廳坐落於科工館三方館4樓,為科工館繼「技職新樂園」以及「技職新視界」以來、同一場地展示技職第三期更新計畫的核心亮點,展期自即日起至116年12月31日止,憑常設展示廳門票即可入場參觀。…

【博物之島新訊】打造建築遊樂場!高雄兒美館「美術館的一百種想像」建築教育展

「美術館的一百種想像」特展,融入動手實踐與感官體驗,帶領觀眾認識建築。(高雄市立美術館 提供) 作者:郭冠廷(高雄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如果你是建築師,會設計出什麼樣的美術館?是能發射光束嚇退小偷的堡壘?還是帶領觀眾環遊世界的奇幻空間?高雄市立兒童美術館策劃建築教育展「美術館的一百種想像」(展期至2026年03月01日),藉由校園師生、建築師與藝術家的跨域合作,結合「動手做」與感官體驗,引導成人及兒童觀眾展開對建築的創意狂想。…

【博物之島新訊】躍然紙上的記憶格框:國家漫畫博物館的空間轉向與展示實踐

國漫館於服務中心打造了一面漫畫創作者簽名牆。(林琮穎 攝影) 作者:林琮穎(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 謬思設計師) 還記得自己最初接觸漫畫,是在什麼樣的場景下呢?也許是在租書店的書架前流連忘返,又或是在課桌底下、被窩裡偷偷翻閱,也可能是透過手機螢幕一話接一話地持續追看更新連載。…

國立國父紀念館:2025/10/3【2025 性別平權與博物館國際線上論壇 女聲.博物:穿梭博物館的女性敘事】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於2022年修訂的新版博物館定義,首次將「包容性」(inclusive)與「多樣性」(diversity)明列為博物館的核心價值之一,並強調博物館不僅是教育與愉悅的場域,更是反思與知識共享的空間。這意味著博物館應積極納入過去被忽視的歷史與經驗,讓更多元的群體,特別是女性與性別少數者,能在其中看見自身的生命經驗與文化認同。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25/06/14-2026/04/14【「量力而微」特展】

我們用雙眼觀察世界,以習慣的方式解讀眼前的事物,卻鮮少有機會思考:也許我們所認知的「日常」才是宇宙中的特例。當科學家凝視微觀的世界,他們驚覺自己踏入了完全不同的風景:粒子如波般模糊不定,甚至能穿越原本不可能通過的障礙,並同時存在於多種可能狀態之中。原來,我們對真實世界的認識,始終只是宇宙故事中的一個篇章,而非全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25/06/27-2026/05/03【「鯨掘」特展】

特展分為五大單元,從地質演變的角度出發,帶領觀眾了解臺灣島嶼的誕生與演變,再深入認識臺灣獨有的化石寶庫與恆春半島生態環境。展場設有鯨豚清修實驗室與鯨骨展示,重現2022年重大發現現場。隨後透過歷史與人類學角度探討鯨魚在人類文化中的多元角色與歷史互動,最後聚焦當代擱淺事件與鯨豚保育議題,並配合真實骨骼標本與教育資源延伸應用。 展覽結合標本、化石、互動裝置與科教資源,不僅展現自然與人類之間的深層連結,也提醒我們海洋保育與共生的必要性。 展覽日期: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