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國內外資訊

【新訊】台灣藝術博覽會白熱化 飯店型展覽空間新趨勢

撰文/攝影: 張吏爵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研究所,北藝大劇場設計學系為背景,藝術工作者,專注於視覺藝術及觀念藝術,維持生命的同時仍然會持續創作) 2019年春,台北有多場藝術博覽會登場,包含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One Art Taipei、Art Future與水墨現場,宣告台灣進入藝術博覽會的白熱化新局。各家博覽會以市集型或飯店型展覽模式吸引藝文界目光,尤其是飯店型博覽會,以飯店特有的房間格局,創造不同於白盒子的私密觀展樂趣,打開藝術展演的無限可能。 One Art…

【新訊】企業當代藝術典藏國際協會 (IACCCA)

藝術家Julian Opie 2015年的作品〈走在城市〉,為盧森堡Arendt律師事務所永久典藏,2017年入藏,於公司總部門前展示。2016年Julian Opie曾受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邀請,為忠泰企業大樓廣場創作,發表公共裝置作品〈台北漫遊〉。 撰文: 陳瑋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附屬組織企業當代藝術典藏國際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新訊】2019年故宮的貓咪月曆—博物館出版品年輕化的嘗試

 撰文: 林慧嫻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創行銷處出版科科長) 大月曆是故宮長年熱銷出版品,過往多半以經典國寶名作,或代表十二生肖的文物為主題。2019年故宮大月曆的主題首次由故宮精品臉書的粉絲票選,遴選古畫中的貓為月曆主題,除了銷量超過以往,也在粉絲團中持續造成話題,媒體多次報導,甚至還成為國會問政的議題。 據說「貓咪統治網路」(Cats Rule the Internet),意指網路上凡與貓有關的內容都大受歡迎。而台灣臉書的使用族群也以25 到 34 歲佔最高比率,*…

【新訊】為什麼故事對孩子的學習很重要?

撰文: 王惇蕙 (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故事,是人們最常使用的溝通方式:繪本、舞蹈、圖像、音樂等,都是故事呈現於世人眼前的方式。過往許多學者指出,故事深刻影響著孩子的文化理解、性別角色。閱讀故事,促進孩子發展讀寫能力,也傳遞了信念 (beliefs)、價值 (values)、態度(attitudes)、社會規範(social norms)。 故事「如何」形塑孩子對真實世界的認知?Peggy Albers 提出3點: 傳遞性別觀點…

【新訊】破除刻板印象 落實多元文化立國的新加坡族群文化館

 撰文/攝影:張佳琳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2017年以拍攝《小孩不笨》聞名的導演在新片試鏡中,引發新加坡籍印度裔演員不滿,該演員表示,劇組想要一位印度口音重、能引來笑點的角色,但他認為這樣的情節非常不尊重,也期盼媒體能一改對印度族群的刻板印象。 新加坡在1965年建國後,將族群分為CMIO四大族群, C代表華人(Chinese),約占77%;M是馬來人(Malay)占14%;I…

【新訊】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社會共融實踐

典藏豐富華夏文物的故宮博物院,如何藉由跨領域合作,達到社會平權(Social Inclusion)?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於2018年12月21及22兩天,邀請博物館、社會工作及教育等各領域的專業工作者,進行《跨遇-博物館的社會共融實踐工作坊》,分享其實踐具體方案與內涵。

【專文】在博物館處理令人難以面對的記憶 I

原文作者:David Fleming (英國Hope大學教授/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主席/前利物浦博物館群總館長) 博物館隸屬於極富挑戰性的行業。它已不再只是將有趣或美麗的物件呈現給從不質疑的大眾這樣的角色。這個時代的博物館竭力成為所處社群的核心,並儘量成為- 套句英語裡的說法-「容易滲透」(permeable)…

【新訊】學習金融知識也能很有趣!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博物館的兒童廳

撰文:余佩軒 熱門景點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博物館,每年吸引無數學校團體與家庭觀眾參訪。該館成立於1988年,由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基金會贊助成立並提供免費參觀。博物館設立宗旨以提供一般民眾了解經濟學、財務規劃的重要性,並展示1962年以來蒐藏的馬來西亞與東南亞藝術作品及貨幣,且持續致力於藝術品的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