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新訊
【新訊】生活裡的美角 踏出校園的美感教育
撰文:陳沛欣(中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學院敘事空間碩士)…
【新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的展示綠化實踐:「她和她的少女時代- 典藏織品展」
撰文/攝影:林慧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劇藝發展組助理研究員) 根據文化部統計,接受輔導的地方文化館約399 處。*…
【新訊】博物館與社會永續性:新加坡博物館友善平權實踐概況
撰文:蔡宜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何謂社會永續性? 博物館在社會永續與友善平權的議題上能如何貢獻己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於2018年11月29日邀請到資深的新加坡獨立博物館教育人員陳愛云 (Karen Chin),透過實務經驗,分享新加坡博物館的實踐概況。現任新加坡動物園教育部門助理總監的陳愛云,曾任職新加坡亞洲文明館、土生華人博物館及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多次獲邀在ICOM的年會上發表,其執行的教育活動更曾獲選為值得學習的典範 (Best…
【新訊】透過藝術治療 在博物館裡發現自我
撰文:王惇蕙(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過去,在博物館接受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並不常見。然而,愈來愈多藝術心理治療師(art psychotherapists)於療程中使用博物館/藝廊資源,他們相信無論年齡大小,人們皆能藉由藝術、文字表達情感與經歷。 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藝術心理治療師,以往多在醫院或門診中心看診;近期嘗試以心理/精神疾病(mental health…
【新訊】以事實說明真相 #Day of Facts 美國博物館發起的社群媒體行動
撰文:王雅璇 (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 2017年2月17日由兩位博物館專家Mara Kurlandsky和Alli Hartley,在社群媒體發起「事實之日」(Day of Facts)…
【新訊】培養兒童觀眾與小藝術家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舉辦兒童藝術導覽團
兒童藝術導覽團希望拉近藝術作品與小朋友的距離,或能讓孩子愛上創作,覺得藝術是件有趣的事。 撰文:林怡瑄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第一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2019年1月17至20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行,展出全球共90間頂尖畫廊的藝術作品,作品形式包含平面繪畫、雕塑、攝影、錄像、裝置藝術、參與式藝術等,呈現方式多元。主辦單位並與「Little Art…
【新訊】打開博物館大門,開拓多元觀眾群:Open Up Museums
撰文:陳瑋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打開博物館」 (Open Up Museums) 為英國一項倡議博物館對社會開放之計畫,由獨立博物館協會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Museums, AIM) 成員,藝文領域策略顧問 Julie Aldridge、Mel Larsen與Pam…
【新訊】Let’s Play! 到大溪玩遊戲- 李騰芳古宅
撰文:張文采…
【新訊】重新定義博物館!ICOM徵集
撰文: 劉宣欣 (東吳大學翻譯研究所 碩士生) 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 簡稱ICOM)考慮全球博物館面臨新時代的挑戰,有不同的願景與責任。無論是博物館實踐的原則、政策、方法皆會有新的轉變,因此ICOM邀請其會員和相關領域人士,重新定義博物館,為博物館注入新概念。 ICOM期待提案者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風格內容形式不拘,但期望新定義能符合以下原則。 保存博物館的核心精神…
【新訊】台灣藝術博覽會白熱化 飯店型展覽空間新趨勢
撰文/攝影: 張吏爵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研究所,北藝大劇場設計學系為背景,藝術工作者,專注於視覺藝術及觀念藝術,維持生命的同時仍然會持續創作) 2019年春,台北有多場藝術博覽會登場,包含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One Art Taipei、Art Future與水墨現場,宣告台灣進入藝術博覽會的白熱化新局。各家博覽會以市集型或飯店型展覽模式吸引藝文界目光,尤其是飯店型博覽會,以飯店特有的房間格局,創造不同於白盒子的私密觀展樂趣,打開藝術展演的無限可能。 One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