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國內外資訊
【新訊】國際海事博物館協會 ICMM
撰文: 陳瑋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國際海事博物館協會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ritime Museum, ICMM)…
【新訊】用著色本舒緩壓力-在博物館 用藝術教育/治療找回能量
撰文: 王惇蕙(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 自2015年起,為大人設計的著色本時常佔據電商亞馬遜 (Amazon) 的賣座清單,甚至造成全球色鉛筆供不應求的現象。無論正反方評價為何,研究證實使用著色本確實能減輕整日累積的壓力。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創作隨著高中藝術教育課程的結束而終止,隨著年歲漸增更加不相信自己有創作的能力。然而,美國藝術治療協會(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主席 Dr. Christianne Strang…
【新訊】動手做!國際兒童友善博物館聯盟 (Hands On!)
撰文: 陳瑋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附屬於ICOM的國際兒童友善博物館聯盟- Hands On!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ldren in Museums* 是一個非營利的博物館網絡,由一群熱心推廣兒童友善博物館的歐洲博物館館長於2014年創立,其總部設於奧地利格拉茨 (Graz),成員由40個國家約120名博物館專業人士組成。Hands On!…
【專文】在拉丁美洲的博物館推行人權教育 (上)
作者:Susana Meden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拉丁美洲分會FIHRM-LA現任執行長) 翻譯: 呂繼先 FIHRM-LA(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拉丁美洲分會)乃是為了鼓勵拉丁美洲地區的博物館,協助當地社群瞭解他們的權利,以落實世界人權宣言,而發起的組織。…
【新訊】新加坡政府結合民間基金會 重金購藏古沈船文物展現文化強國雄心
由邱德拔遺產基金會2005年慷慨捐贈新加坡政府的一批唐代沉船文物,蒐藏展示於「亞洲文明博物館」,除了展現政府聯手民間基金會購藏古文物的決心,也透過文物回溯海上貿易史,重構新加坡從古至今作為全球貿易的樞紐。
【新訊】國際大學博物館與典藏專業委員會ICOM-UMAC
ICOM-UMAC 2018年12月的焦點大學博物館/典藏 (Collection of the Month) 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魏斯曼美術館 (圖片來源),創立於1934,現址為建築師Frank Gehry 1993年之作品-建成時間更早於知名世界的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2019年美國的大學博物館聯盟AAMG年會將於此舉行。UMAC是 ICOM相當活躍的委員會,除了每月焦點、定期出版等,2019年更計畫推出方便旅行者在手機上使用的全世界大學博物館資料庫- UMAC app.…
【新訊】整個德國都是包浩斯博物館
撰文: 陳沛欣 (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學院敘事空間碩士/中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2019年,為包浩斯創立100週年,威瑪、德紹與柏林三地包浩斯博物館,組成「包浩斯聯盟」 (Bauhaus Association),將總部設在包浩斯發源地威瑪,聯手全國各地十幾個城市的包浩斯相關機構社群,舉辦為期一年的百年包浩斯馬拉松慶祝活動。…
【專文】博物館與城市發展、公眾參與
城市歷史博物館實際做的,是如詩詞或畫作一般,去創造出一座城市的印象 (攝影/ Tim Dutton, CC BY-SA 2.0) 撰文:David Fleming (英國Hope大學教授/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主席/ 前利物浦博物館群總館長) 摘譯:呂繼先 多年前,我意識到我正踏上一段探索的旅程,終點目標是一座完美打造的城市博物館。…
【新訊】在博物館遇見碧昂絲與德羅克拉瓦- 羅浮宮2018年訪客數創下新高
根據最新出爐的統計顯示,2018年羅浮宮的訪客數創下新高紀錄,超越了2012年的九百多萬,來到一千多萬,比起2017年的八百多萬有百分之廿五的增幅。在全世界博物館訪客數的排行榜上,羅浮宮長據龍頭。雖然2015年11月巴黎恐攻重挫當地觀光,令2016年訪客數銳減,卻仍難以被其它館所超越。根據2018年的報導與最近的統計數字,羅浮宮仍是當今最熱門的博物館。…
【新訊】英國與臺灣年輕人參訪文化資產的現況
大英博物館女王大廳Queen Elixabeth II Great Court, 攝影/ Hernán Piñera, via Wikimedia, CC BY-SA 2.0 撰文: 王惇蕙(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 配合2018文化資產日(Heritage Day 2018),獨立研究機構OnePoll受Ecclesias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