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化恐懼為驚嘆!「克拉拉與爬行動物」特展挖掘藝術史的動物譬喻

「克拉拉與爬行動物:從恐懼到驚奇」特展現正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展出,牆上的螞蟻〈Casa Tomada〉為藝術家Rafael Gomezbarros的裝置作品,引導觀眾前往特展展廳。(Credit: Rafael Gomezbarros, Casa Tomada, Rijksmuseum. Photo: Henk Wildschut) 作者:王幸慈(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

【博物之島新訊】警示or破壞?以氣候正義之名攻擊博物館珍藏品

奧利地氣候抗議團體「最後一代」(Letzte Generation Österreich)11月15日於維也納利奧波德博物館(Leopold Museum),對克林姆(Gustav Klimt)著名作品〈死與生〉(Tod und Leben)投擲黑色油狀物質,抗議「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鑽探是對人類的死刑判決(new oil and gas drilling is a death sentence to humanity)」。(Credit: Letzte Generation…

【博物之島專文】我們是有血有肉的存在(下):柏林同志博物館特展「酷兒之家」爭取彩虹遍地的未來

「酷兒之家」展,呈現1990年紐約石牆事件爆發後的酷兒名言:「在這即將到來的革命,重要的第一件事是,我們會先被狠狠地踢出去;第二件事,我們終將會贏得勝利。」(Exhibition view „Tuntenhaus Forellenhof 1990: Gay Communism’s Short Summer“. Photo: Peter Runkewitz/Schwules Museum) 作者:葉家妤、郭冠廷(博物之島專任助理) 那個夏天,發生了什麼?「酷兒之家」特展再現無懼…

【博物之島專文】我們是有血有肉的存在(上): 台北當代藝術館特展「作為酷兒」以同志史為發聲主體

德國柏林同志博物館(Schwules Museum)位於寧靜街道,平凡的三層樓建築外觀,卻內涵無數寶藏——該館是世界最大的同志歷史檔案資料庫。(Schwules Museum at Lange Nacht der Museen, 2016. Photo: Robert M./Schwules Museum) 作者:郭冠廷、葉家妤(博物之島專任助理) 沈默,不會是我們的選擇 2019年臺灣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然而,你瞭解彩虹精神的發展故事嗎?…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2臺北美術獎】

2022臺北美術獎 ❉ 內容: 「臺北美術獎」為臺北市立美術館自1983年開館以來,從未間斷舉辦的年度競賽展,鼓勵富有時代精神之創作,是臺灣兼具前瞻性與指標性的視覺藝術獎項之一。今年遞件數達 366 件,經二階段評比,最終由吳依宣、吳聯吟、呂易倫、林政佑、張程鈞、傅琬婷、黃麗音、劉文琪、劉紀彤、鄭文豪、謝其軒進入決審。「2022臺北美術獎」呈現這11位藝術家的作品,評審將依據展覽樣貌,從中選出本屆「首獎」及五位「優選」。 ❉ 展覽日期:2022/12/10 至…

【博物之島新訊】震後重生:日本南三陸311紀念館開幕

日本南三陸311紀念館於今年(2022)十月開館,建築由隈研吾操刀,以在地南三陸杉木材建造而成。觀眾除了參觀館內展覽外,也可走上頂樓觀景台俯瞰受災區域及遠眺海景。(劉怡辰 攝影) 作者:劉怡辰(自由作者) 位於日本宮城縣的南三陸311紀念館(南三陸311メモリアル),於今年(2022)10月開幕。座落於311大地震海嘯重災區,紀念館由知名建築師隈研吾操刀設計,採用南三陸杉木材建構,成為具有在地性的記憶載體。…

《歷史文物: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315期

❉ 作者: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 ❉ 出版社:國立歷史博物館 ❉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  ISSN:0457-6276 ❉ 網址: 歷史文物電子書 ❉ 書籍介紹: 《歷史文物》季刊以培養國人藝術、歷史、文物與博物館學知識,提昇美學素養為宗旨,為多元的文化藝術性刊物。自2020年度起全新改版,以「知性的.感性的.趣味的」為刊物方針,致力打造為藝術文物界的傳記文學刊物。…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鄉情畫意–郭金昇水彩畫展】

鄉情畫意 郭金昇水彩畫展 ❉ 內容: 郭金昇先生從事臺灣城鄉水彩創作三十餘年,遊遍全臺,深覺臺灣的山川、田野等自然景觀,城鄉、巷弄、園林、廟會、小吃等人文景觀,乃至於人們的各項節慶傳統活動等等,處處蘊藏了無窮的藝術魔力;尤其是充滿歲月人文和歷史氣息的傳統城鄉,都是作者創作靈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