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人造關係-開箱:傳播科技特展》

現今,傳遞訊息可以隨時隨地,傳播科技早已無所不在。科工館收藏傳播科技藏品約有5萬件,是國內難得在聲音、印刷、影視、電信四大類別都有典藏物件的博物館,因此,特推出「人造關係-開箱:傳播科技特展」,展出逾百件、橫跨超過1世紀的傳播科技文物,透過跨時代新舊文物的展示,使各年齡層、不同世代的觀眾都能在特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與感動。…

【博物之島新訊】揭開誰眼中的大清末世?倫敦大英博物館「晚清百態」特展中的弔詭

倫敦大英博物館特展「晚清百態」聚焦在嘉慶皇帝登基後到溥儀退任的清朝末年,揭開展覽序幕的是〈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展示了大清帝國的曾經的日升,帶出接下來的日落。(©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本文圖像由倫敦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授權使用 倫敦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於今年五月推出特展「晚清百態」(China's Hidden…

【博物之島新訊】不只聽音樂!透過展覽探索音樂的不同形狀:加拿大「國家音樂中心」的跨領域、跨文化展示

展覽中觀眾與樂器的互動(陳佳利 攝影)。 蔡振家(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陳佳利(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音樂博物館作為承載集體記憶與認同,連結流行文化與科學,已越來越受到重視。2016年開幕的加拿大國家音樂中心(Studio…

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OM-ICR) 2023臺南年會

區域博物館是因應著地⽅發展的需求⽽⽣,也是為守護地⽅⽂化資產的核⼼。區域博物館與社區、社群共同成為推動地⽅發展的主要發動者,「博物館」已經成為了推動地域振興的⼀種主要策略⼯具。區域博物館如何作為區域發展的發動機或是觸媒劑,並與社區居⺠共同合作協⼒,找到⼀條地⽅創⽣的道路是本次年會研討的議題。 2023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OM-ICR)訂於12⽉5⽇⾄6⽇在臺灣臺南舉⾏年會,主題為「區域博物館與區域振興」,本次論壇三個⼦題為:…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23臺灣陶藝獎

臺灣陶藝獎以「見證典範、創建未來、豐富當下」之精神,分別設置「卓越獎」、「創作獎」、「實用獎」與「新銳獎」四大獎項,冀望為臺灣陶藝文化挹注活水、開拓新疆,也透過本獎項向陶藝前輩致敬;發掘陶藝新的表現形式與技術開發研究,展現創作風格與當代陶藝豐富性;建構陶藝創作者發表新作的舞臺,促使陶藝工作者追尋、貫徹自我的創作理想,蓄積臺灣陶藝進軍國際的實力。 卓越獎…

國立臺灣文學館:群星閃耀—美國及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特展

現代主義是城市文明興起後,一股擴及思想、藝術與文學的思潮總匯。本展將引介臺灣讀者熟知的美國作家費茲傑羅、福克納、海明威等人之作品,並展出美臺兩地作家出版品、影音及手稿文物,藉由多元形式與國際借展品,將充滿實驗性及顛覆傳統的現代主義文學介紹給臺灣觀眾。 時間:2023/21/2-2024/4/28 地點:臺文館展覽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