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4/17【《海洋漁業轉型與環境變遷的觀察》環境教育專題講座】

【《海洋漁業轉型與環境變遷的觀察》環境教育專題講座】 ❉ 活動內容: 人類生活與海洋關係密切。環境紀錄片製作人柯金源先生長年關注臺灣的環境議題,更透過鏡頭記錄環境的變化,公共電視臺「我們的島」系列作品,也是柯師傅的經典之作。配合本館「海之美─海洋文化與臺灣風貌特展」,特別邀請柯先生來館分享他對海洋漁業轉型與環境變遷的觀察。 ❉ 日期: 2021年4月17日(六) ❉ 時間: 14:00-16:00 ❉ 地點: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演講廳 (新北市八里區博物館路200號) ❉…

【博物之島新訊】助你數位轉型成功!ICOM博物館遠距互動精選案例大公開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作者:藍敏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生) 新冠肺炎持續肆虐,多國執行嚴格的防疫措施,使得全球經濟仍未脫離萎縮狀態,博物館也面臨強制隔離帶來的營運危機。疫情導致的封城與隔離,讓人們使用社群媒體的頻率大幅提升,繼數位資源開放使用(open…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4/14-4/25【生命探索.探索生命—視障多藝才女林芳語v.s.多障文武唐寶寶周則翰畫出迷悟聯展】

【生命探索.探索生命— 視障多藝才女林芳語v.s.多障文武唐寶寶周則翰畫出迷悟聯展】 ❉ 展覽內容: 顛覆是本展的主軸。周則翰由電影人物發想,開創獨有畫風;林芳語失去視覺後轉念,用昇華心靈看待、創作藝術。 ❉ 日期: 2021/4/14-2021/4/25 ❉ 時間: 9:00AM-6:00PM ❉ 網址:…

臺南市美術館:4/24、4/25、5/1、5/15【2021「藝勵行動計畫」跨領域活動】

【2021「藝勵行動計畫」跨領域活動】 ❉ 活動內容: 回應2021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的未來:恢復和重新想像」,本館推出「藝勵行動計畫」跨領域活動;含納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或結合運動類、科技運用等活動。希望透過集合更多異質力量,激發大家共同想像和分享、共同創造價值的新實踐和創新的方案,以一同應對當下環境的挑戰。 ❉ 日期: 2021/4/24、4/25、5/1上午、5/1下午、5/15 ❉ 時間及場次: 1. 藝氣相通–腦瑜珈創作曼陀羅活動…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4/21【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 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

【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 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 ❉ 活動內容: 美國人類學者Pf. Burton Pasternak最新譯著帶你重返田野~《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新附作者口述史及田野地現況》 在1960年代,一位美國人類學者巴博德教授(Pf. Burton Pasternak)來到臺灣,與同為美國人類學家的同學孔邁隆教授(Pf. Myron Cohen),在臺灣南部客家地區從事人類學研究,堪稱臺灣漢人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的先驅之一。…

國立臺灣博物館:4/10、4/11、4/24、4/25【地球YOU & ME-鯨奇石光跡】

【地球YOU & ME-鯨奇石光跡】 ❉ 活動內容: 古生物館隔週週末上午推出「地球you & me」活動,透過紙芝居演說互動故事以及實體物件觀察,帶領孩子們一起輕鬆認識與探索地球古今代表物種,感受自然萬物的美麗與奧妙。歡迎6~12歲的小朋友一起來參與~ 「鯨奇石光跡」 透過抹香鯨來到古生物館故事,帶領小朋友認識「鯨豚」以及「標本和化石差異」,再透過鯨豚骨骼標本觀察小遊戲,了解人類與鯨豚的骨骼對應,思考人類與鯨豚的關係。 ❉ 日期:…

國立臺灣博物館:4/17、4/18【2021世界地球日-森森不息】

【2021世界地球日-森森不息】 ❉ 活動內容: 「Restore our earth」是202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更加強調了環境與人類的關聯,任何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氣候變遷、空氣及水污染,甚至是人類的飲食習慣與需求,都會造成地球環境、生態系的崩毀,並減少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