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日, 十月 12, 2025
會員註冊/我是會員/English

CAM

  • 首頁
  • 本會簡介
    • 章程與細則
      • 本會理事暨監事選舉辦法
      • 本會專業委員會組織簡則
      • 學報編輯委員會組織簡則
    • 理監事名單
    • 歷年大事紀要
  • 最新消息
    • 館所最新活動
    • 學會最新活動
    • 新書介紹
  • 出版品
    • 博物館簡訊
      • 《博物館簡訊》徵稿啟事
    • 博物館與文化
    • 悠遊台灣博物館
    • 論文集
    • 專書
  • 主題專欄
    • 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專區
    • 博物館科技應用專文分享
    • 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
  • 會員服務
    • 會員種類暨入會辦法
    • 會員權利義務
    • 團體會員名錄暨會員優惠
    • 線上加入會員
  • 專業委員會
    • 【各專業委員會現任主委】
    • 博物館展覽委員會
    • 博物館教育委員會
    • 博物館視聽多媒體委員會
    • 藏品安全與維護委員會
    • 專業人才培訓委員會
    • 行銷與公關委員會
    • 博物館管理委員會
    • 兩岸博物館交流發展委員會
    • 友善平權委員會
    • 原住民族博物館專業委員會
    • 區域博物館委員會
    • 人權與博物館委員會
  • 專業資源
    • 推薦網站
    • 博物館名錄
      臺灣博物館史綱網頁
    • 文化部文化典藏系統
  • 活動行事曆
  • 研討會資訊
  • 國內外資訊
    • 新訊
    • 專文
    • 徵文啟事
  • 首頁
  • 本會簡介
    • 章程與細則
      • 本會理事暨監事選舉辦法
      • 本會專業委員會組織簡則
      • 學報編輯委員會組織簡則
    • 理監事名單
    • 歷年大事紀要
  • 最新消息
    • 館所最新活動
    • 學會最新活動
    • 新書介紹
  • 出版品
    • 博物館簡訊
      • 《博物館簡訊》徵稿啟事
    • 博物館與文化
    • 悠遊台灣博物館
    • 論文集
    • 專書
  • 主題專欄
    • 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專區
    • 博物館科技應用專文分享
    • 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
  • 會員服務
    • 會員種類暨入會辦法
    • 會員權利義務
    • 團體會員名錄暨會員優惠
    • 線上加入會員
  • 專業委員會
    • 【各專業委員會現任主委】
    • 博物館展覽委員會
    • 博物館教育委員會
    • 博物館視聽多媒體委員會
    • 藏品安全與維護委員會
    • 專業人才培訓委員會
    • 行銷與公關委員會
    • 博物館管理委員會
    • 兩岸博物館交流發展委員會
    • 友善平權委員會
    • 原住民族博物館專業委員會
    • 區域博物館委員會
    • 人權與博物館委員會
  • 專業資源
    • 推薦網站
    • 博物館名錄
      臺灣博物館史綱網頁
    • 文化部文化典藏系統
  • 活動行事曆
  • 研討會資訊
  • 國內外資訊
    • 新訊
    • 專文
    • 徵文啟事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尋訪百顆星星的記憶:新竹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常設展

On 三月 19, 2025
【博物之島新訊】尋訪百顆星星的記憶:新竹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常設展

《轉個彎,走入將軍村》常設展與眷村原居民及其後代一同共創,每個展覽小細節皆體現其生命經驗與眷村的集體記憶。(陳蘊如 攝影)

作者:陳蘊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從眷村聚落到文化園區——記憶的場域轉型

在新竹市熙來攘往的道路旁,一道看似格格不入的舊時紅磚圍牆,彷彿時代的分界線,默默守護著這座承載著戰爭記憶與遷徙故事的眷村聚落。位於新竹市東區的將軍村(金城新村),在1943年作為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宿舍,直至戰後被國民政府接收,並於1985年改建為安置金門防衛司令部高階軍官及其家屬的眷村,也因此有了「百顆星星的家」的美名。

 

展示空間外,還留有曾居住在此的將軍名牌。(陳蘊如 攝影)

隨著時代更迭,將軍村不再是昔日封閉的軍眷社區。2015年,僅存的15棟建築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並在修復後轉型為「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常設展《轉個彎,走入將軍村》透過四大展區——「眷村故事區」、「眷村歷史區」、「眷村的聲音」、「眷村老物區」,呈現原居民及其後代的生命經驗,不僅是眷村歷史的見證,更成為乘載記憶、連結未來的所在。

 

展覽出入口有將軍村周邊的文化地圖,讓民眾有機會進一步探訪其他眷村空間。(陳蘊如 攝影)

 

味蕾上的鄉愁,從飲食記憶看眷村文化

在展覽中,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的不僅是空間的轉變,而是眷村生活模式的再現。展覽以「耆老說故事」的影像開場,帶領觀眾重回眷村日常,感受過往居民的生活細節與獨特氛圍。口述故事中提到鄰里間按照年齡劃分,各司其職,並以磚牆作為家的界線,象徵著禮節與秩序。雖有著軍人的嚴謹,但無論婚喪喜慶,鄰里總會伸出援手,一同經歷人生的悲歡離合。

此外,展覽也將「飲食文化」作為勾起觀眾回憶的元素之一,以子題「一天一道眷村菜」呈現居民如何依賴「眷村補給證」獲得日常所需,並重新融合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陌生食材,料理出一道道熟悉的家鄉滋味。另一方面,邀請觀眾取閱食譜,並鼓勵大家拿起畫筆,以繪畫方式記錄家鄉菜,參與這場充滿記憶與情感的味覺饗宴。

 

影片中放映著新竹市眷村影音故事,一旁12道眷村菜的菜單中詳細地紀錄著每道料理的背景、材料與做法。(陳蘊如 攝影)

 

遷徙與落地!在歷史中尋找家的足跡

「眷村歷史區」則透過地圖影像和建築模型的對照,呈現將軍村的今昔變遷。牆上的年表勾勒出將軍村的發展脈絡,也映照世界局勢的變遷,同時特別標示早期居民的「戰爭遷徙路線」,突顯將軍村不僅是軍眷的安身之所,更飽含著因戰爭而生的離散記憶。使觀眾得以體會原居民生命故事中,交織著「原鄉—遷徙—落地」的歷程,其中夾雜著無法回頭的鄉愁與異鄉落腳的現實。

 

藉由空拍地圖、建築模型、大事記年表的相互對照,讓觀眾可以清楚地了解將軍村的變遷脈絡。(陳蘊如 攝影)

 

展覽也透過藝術創作,重新詮釋對「家」的情感。馬來西亞華僑藝術家勞泓理的作品《家——參與式織品》,將家人寄來的舊衣拆解、搓揉、纏繞、重新編織,象徵著家族記憶的離散與重構。這件作品也邀請了將軍村的原居民、新住民及新竹市民共同參與創作,探索對「家」的複雜情感與意義。同時,作品也與展區中的竹架陳列相互呼應——架上擺放著居民捐贈的生活用品與老照片,使那些過往日常的細節,成為今日引發觀者共鳴的媒介。

 

作品《家——參與式織品》,藝術家透過來台求學的異鄉經驗,重新思考「家」的意義。每個編織線的節點都象徵著一個難忘的回憶,觀眾可以親手撫摸,體會創作者們對家的複雜情感。(陳蘊如 攝影)

 

讓記憶延續,走進將軍村的時光長廊

穿越吊掛的藝術作品,來到「眷村的聲音」展區,這裡收錄了15則關於金城新村、周邊眷村及金門戰地的口述訪談,透過原居民的視角,聆聽那些不曾被教科書紀錄的歷史與故事,拼湊出眷村生活的時代縮影。例如,胡璉將軍如何帶領金門成為反攻第一線;戰後如何再利用八二三炮戰遺留的彈殼;以及女性如何透過家庭代工貼補家用等。

 

在訪談影片一旁的牆上,每位受訪者都寫下了一句對眷村的深刻感受。(陳蘊如 攝影)

最後,展覽一隅放置著與眷村故事相關的書籍與繪本,供觀眾靜靜翻閱、細細品味。沿著掛滿照片的廊道前行,端詳著照片中微笑、談話、嬉戲的身影,耳邊不時傳來原居民講述故事的笑語,彷彿穿越時光。展覽不僅保存眷村歷史,更透過原始社群、新舊新竹人的共同參與,延續眷村故事的溫度。

 

展覽運用眷村的家庭陳設元素,以桌子、書架等傢俱陳列由原居民及其後代捐贈的照片與文物,帶領觀眾感受屬於眷村的生活細節。(陳蘊如 攝影)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 《轉個彎,走入將軍村》展覽官網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

collective memoryhistory exhibitionHistory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public engagement公眾參與歷史展示眷村歷史集體記憶
Share

Prev Post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25/3/28-4/27【交換日誌—輝文貞陶藝展】

Next Post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25/3/20-4/16【第17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得獎作品展】

熱門消息

最新消息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靜土有聲 – 臺日古代文物對話特展】

十月 7, 2025

【重要公告】 「本會第17屆理監事選舉暨會員連署」即日起至114年10月31日止

十月 1, 2025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5/9/27-10/26【「秋印 chill in 科工」尋寶集章、郵政體驗 四大連假限定活動!】

十月 3, 2025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5/10/04-2026/01/04【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

十月 9, 2025

郵政博物館高雄館:2025/11/8-2026/6/14【漫步郵趣-動漫郵票特展】

九月 24, 2025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2025/9/20-9/28【全國古蹟日線上活動-「文資有聲‧時代共語」八里聲音漫遊】

九月 23, 2025

屏東演武場:2025/6/24-2026/1/4【「修練吧!小小武士大冒險」特展】

九月 12, 2025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2025/10/1-2026/9/30【《玉路揚帆:史前臺灣玉貿易》特展】

十月 3, 2025

《歷史文物: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326期

九月 19, 2025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2025/05/17-2026/05/02【《無框職人:當工仔遇上性別新視界》特展】

九月 25, 2025
  • 首頁
  • 本會簡介
    • 章程與細則
      • 本會理事暨監事選舉辦法
      • 本會專業委員會組織簡則
      • 學報編輯委員會組織簡則
    • 理監事名單
    • 歷年大事紀要
  • 最新消息
    • 館所最新活動
    • 學會最新活動
    • 新書介紹
  • 出版品
    • 博物館簡訊
      • 《博物館簡訊》徵稿啟事
    • 博物館與文化
    • 悠遊台灣博物館
    • 論文集
    • 專書
  • 主題專欄
    • 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專區
    • 博物館科技應用專文分享
    • 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
  • 會員服務
    • 會員種類暨入會辦法
    • 會員權利義務
    • 團體會員名錄暨會員優惠
    • 線上加入會員
  • 專業委員會
    • 【各專業委員會現任主委】
    • 博物館展覽委員會
    • 博物館教育委員會
    • 博物館視聽多媒體委員會
    • 藏品安全與維護委員會
    • 專業人才培訓委員會
    • 行銷與公關委員會
    • 博物館管理委員會
    • 兩岸博物館交流發展委員會
    • 友善平權委員會
    • 原住民族博物館專業委員會
    • 區域博物館委員會
    • 人權與博物館委員會
  • 專業資源
    • 推薦網站
    • 博物館名錄
      臺灣博物館史綱網頁
    • 文化部文化典藏系統
  • 活動行事曆
  • 研討會資訊
  • 國內外資訊
    • 新訊
    • 專文
    • 徵文啟事
© 2025 -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版權所有.
100055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20號9樓 電話:02-2361-0270 #705、706、707 Email:service@tmaroc.org.tw
Design by Pro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