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東尼・麥考爾(Anthony McCall)的作品中,光不只是照明的媒介,而是一種「可被體驗」的存在,開啟光、空間與時間的對話。
富邦美術館特別策劃三場活動,從藝術實作、技術開箱到跨界敘事,與我們一同走入光的生成現場,體驗作品從概念到實踐的旅程。
藝術創作工作坊《光的軌跡:從固體光到雷射顯影》
以麥考爾「固體光」為靈感,結合替代攝影與雷射技術,讓光軌化為布料上的獨特印記,體驗藝術、工藝與科技的交會。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5日(六)14:00-19:00
活動地點:富邦美術館、富邦A25園區(鄰近富邦美術館)
活動資訊:https://www.fubonartmuseum.org/EventDetail?PKNO=X0087MVE
聯絡電話:(02)6623-6771#308詹小姐/ #304 張小姐
講師:施惟捷 /藝術家、自造者與材料研究者
藝術家施惟捷致力於推動國際獨立藝術交流,關注工藝、科技與跨領域實驗。2017年發起「部落對抗機器」計劃,連結台灣傳統織品與國際電子織品社群。他的「雷射染計劃」曾獲巴塞隆拿 Reshape 2019 首獎,並於香港 deTour 2019 展出。作品亦曾亮相台北數位藝術節、雪梨大學「Hello World」展覽,以及 2023 年蘇黎世 The Energy Giveaway at the Humuspunk Library。
技術示範講座《從白盒子到黑箱:展場空間如何轉化光影作品》
從投影、煙霧到聲音的串接,揭開光影作品的幕後製作與展場轉化,體驗「科技即藝術語言」的現場魅力。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14日(五)19:00-20:30
活動地點:附屬商業棟-富邦A25園區(鄰近富邦美術館)
活動網址:https://www.fubonartmuseum.org/EventDetail?PKNO=X0087UXD
聯絡電話:(02)6623-6771#308詹小姐/ #304 張小姐
講師:胡縉祥/媒體藝術家、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總監
胡縉祥總監擅長以新媒體技術作為創作語彙,探討人與科技、網路、空間之間的感知與關係。善於整合團隊、概念與技術,執行具國際規模之科技藝術計畫,並以結合空間、聲響與不限媒材的視覺設計,創造具有敘事性的數位體驗作為創作核心。
2016年創立「黑川互動媒體藝術」,以跨領域團隊協作模式,參與國內外大型藝術節、展覽與藝博會。2019年獲 SIGGRAPH Asia XR 類「最佳技術獎」與「觀眾票選獎」,2025年受邀參展捷克 Signal Festival 與羅馬尼亞 RADAR Festival。其創作關注科技與情感、資料與身體、虛擬與空間的交錯關係,致力於打造具敘事性、沉浸式、富人文溫度的科技藝術體驗。
特展專題講座《邊界的消融:劇場、光影與沉浸式敘事》
從劇場到影像,從觀看到「在場」,周東彥帶你探討光如何成為沉浸式敘事的主角,開啟光與身體、空間的全新關係。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29日(六)14:00-16:00
活動地點:附屬商業棟-富邦A25園區(鄰近富邦美術館)
活動網址:https://www.fubonartmuseum.org/EventDetail?PKNO=X0087UXN
聯絡電話:(02)6623-6771#308詹小姐/ #304 張小姐
講師:周東彥/劇場及新媒體影像導演
周東彥導演創作以影像與劇場為核心,亦跨足錄像藝術、紀錄片與VR等。近年投入VR與劇場的跨域創作,探索虛擬、夢境及實體空間的無限可能,持續實驗多元的觀看體驗。
曾以劇場作品《空的記憶》獲2013年世界劇場設計大展「最佳互動與新媒體」大獎;2021年以VR作品《霧中》入選威尼斯影展; 2024年以XR作品《穿越霧中》入圍坎城影展,並獲得新影像藝術節評審大獎,同年以半戶外大型XR演出《放開你的頭腦》入圍威尼斯影展。